调虎离山,调的成语,虎的成语,离的成语,山的成语
成语名称:调虎离山
成语拼音:diào hǔ lí shān
成语解释: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。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,以便乘机行事。
成语来源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十八回:“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,一战成功。”
成语造句: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,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。
★郭沫若《海涛集·南昌之一夜》
调的成语:
调嘴调舌 >> 指耍嘴皮子,搬弄是非。同“调唇弄舌”。 |
调三斡四 >> 指挑拨是非。 |
调风变俗 >> 犹言移风易俗。 |
调虎离山 >>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。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,以便乘机行事。 |
调嘴弄舌 >> 调嘴:耍嘴皮。指背地里说人闲话,搬弄是非。 |
调舌弄唇 >> 犹言调唇弄舌。 |
山的成语:
山包海容 >> 比喻器量宏大,胸襟开阔。 |
山肴海错 >> 犹言山珍海味。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。泛指丰富的菜肴。 |
山童石烂 >> 指山无草木,石头腐烂。比喻不可能有的现象。 |
山南海北 >> 指遥远的地方。 |
山林隐逸 >> 隐居山林的士人。即隐士。 |
山中宰相 >> 南朝梁时陶弘景,隐居茅山,屡聘不出,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,人们称他为“山中宰相”。比喻隐居的高贤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