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衣粝食,布的成语,衣的成语,粝的成语,食的成语
成语名称:布衣粝食
成语拼音:bù yī lì shí
成语解释:形容生活清苦。同“布衣蔬食”。
成语来源:唐·房鲁《上节度使书》:“其愧非愧,布衣粝食,僮饥蹇驴也,所以愧者,彼何人也,予何人也。”
成语造句:[郑介夫]以刚直名天下。晚居福清,自号一指居士,布衣粝食,而杂植华木于舍傍,觞咏自适。
★宋·陆游《书二公事》
布的成语:
布帛菽粟 >> 帛:丝织品;菽:豆类;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指生活必需品。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。 |
布帆无恙 >> 比喻旅途平安。 |
布天盖地 >> 形容数量极多,散布面极广。 |
布袋里老鸦 >> 比喻虽然活着,但象死了一样。 |
布颿无恙 >> 颿,同“帆”。比喻旅途平安。同“布帆无恙”。 |
布衣黔首 >> 布衣: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;黔首: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。古代指一般百姓。 |
食的成语:
食鱼遇鲭 >> 比喻调换口味,使不单调。鲭,鱼肉合烧的美味。 |
食玉炊桂 >> 食品贵如油,燃料贵如桂。比喻物价昂贵。 |
食指大动 >>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,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。 |
食子徇君 >> 谓吃自己儿子的肉以媚主邀功。 |
食租衣税 >> 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。 |
食案方丈 >> 形容吃的阔气。同“食前方丈”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