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行出处,文的成语,行的成语,出的成语,处的成语
成语名称:文行出处
成语拼音:wén xíng chū chǔ
成语解释:文:学问;行:品行;出:作官;处:隐居。旧指文人的学问、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。
成语来源: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以四教,文、行、忠、信。”
成语造句:这个法却定的不好!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,把那文行出处都看的轻了。
★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
文的成语:
文丝不动 >> 一点儿也不动。 |
文昭武穆 >> 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,后则泛称子孙繁衍。 |
文君新醮 >> 醮:旧指女子出嫁,这里指再嫁。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。后指寡妇再嫁。 |
文武之道 >> 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 |
文不对题 >> 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。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。 |
文人学士 >> 泛指文人、文士。 |
处的成语: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