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武之道,文的成语,武的成语,之的成语,道的成语
成语名称:文武之道
成语拼音:wén wǔ zhī dào
成语解释: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
成语来源: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子张》:“文武之道未坠于地,在人,贤者识其大者。”
成语造句:文武之道,厥猷未坠。
★晋·应贞《晋武帝华林园集诗》
文的成语:
文身剪发 >> 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。同“文身断发”。 |
文章憎命 >> 憎:厌恶。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。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。 |
文经武纬 >> 经、纬: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。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。 |
文武兼备 >>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,文武双全。亦作“文武兼济”、“文武兼全”。 |
文子文孙 >> 指周文王的子孙。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。 |
文人墨士 >> 泛指文人、文士。 |
道的成语:
道殣相枕 >> 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同“道殣相望”。 |
道头知尾 >>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。形容思维敏捷、悟性好。 |
道存目击 >> 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,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。 |
道尽涂穷 >> 指无路可走,陷于绝境。 |
道同契合 >> 犹言道合志同。 |
道不同不相为谋 >>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,就不能在一起谋划。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