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色俱厉,声的成语,色的成语,俱的成语,厉的成语
成语名称:声色俱厉
成语拼音:shēng sè jù lì
成语解释:声色: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;厉:严厉。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。
成语来源:《晋书·明帝纪》:“(王)敦素以帝神武明略,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日:‘皇太子何以德称?’声色俱厉,必欲使有言。”
成语造句:达夫更决绝地说了一句,“不停办我是不寄稿的!”说得有点声色俱厉的程度。
★郭沫若《革命春秋·创造十年》
声的成语:
声闻过情 >> 名声超过实际。 |
声如洪钟 >> 洪:大。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,如同敲击大钟似的。 |
声应气求 >> 应:应和,共鸣;求:寻找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 |
声价十倍 >> 声价:声望和社会地位。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。 |
声色俱厉 >> 声色: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;厉:严厉。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。 |
声振林木 >> 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。 |
厉的成语: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