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东击西,声的成语,东的成语,击的成语,西的成语
成语名称:声东击西
成语拼音:shēng dōng jī xī
成语解释:声:声张。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,实际上却攻打西边。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。
成语来源: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故用兵之道,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,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,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,将欲西而示之以东,……”唐·杜佑《通典·兵六》说:“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”
成语造句:蜀人或声东击西,指南攻北,吾兵必须分头守把。
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一回
声的成语:
声势浩大 >> 声势:声威和气势;浩:广大。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。 |
声罪致讨 >> 宣布罪状,并加讨伐。 |
声气相投 >>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,性情投合。 |
声闻过情 >> 名声超过实际。 |
声如洪钟 >> 洪:大。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,如同敲击大钟似的。 |
声应气求 >> 应:应和,共鸣;求:寻找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 |
西的成语:
西颦东效 >> 西施捧心、东施效颦。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。 |
西风落叶 >> 形容秋天的景象。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。 |
西子捧心 >> 指美女之病态,愈增其妍。 |
西方净国 >> 指西方净土。 |
西食东眠 >> 在西家吃饭,在东家睡觉。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。 |
西邻责言 >> 西邻:西部的邻国;责言:问罪的话。原指秦国(在西)向晋国(在东)问罪。后泛指别人的责备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