辱国殃民,辱的成语,国的成语,殃的成语,民的成语
成语名称:辱国殃民
成语拼音:rǔ guó yāng mín
成语解释: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亦作“辱国殄民”。
成语来源:《古今小说·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,陷害了赵愚丞相,罢黜道学诸臣,轻开边衅,辱国殃民。”
成语造句:夷人放肆,无恶不作,皆由官无血性,恬不识羞,以致辱国殃民。
★郭沫若主编《中国近代史》第一章
辱的成语:
辱门败户 >> 指败坏门风,使家族受到差异辱。 |
辱身败名 >> 指自身受辱,名声败坏。 |
辱国殄民 >> 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同“辱国殃民”。 |
辱国殃民 >> 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亦作“辱国殄民”。 |
辱国丧师 >> 指国家蒙受耻辱,军队遭到损失。 |
民的成语:
残民害物 >> 摧残百姓,损害财物。 |
万民涂炭 >> 涂:泥淖;炭:炭火。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。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。 |
食为民天 >> 指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。 |
辱国殄民 >> 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同“辱国殃民”。 |
辱国殃民 >> 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亦作“辱国殄民”。 |
视民如子 >> 形容帝王、官吏爱护百姓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