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颜苦谏,犯的成语,颜的成语,苦的成语,谏的成语
成语名称:犯颜苦谏
成语拼音:fàn yán kǔ jiàn
成语解释: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。
成语来源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6回:“今日公瑾怒责公覆,我等皆是他部下,不敢犯颜苦谏;先生是客,何故袖手旁观,不发一语?”
成语造句:无
犯的成语:
谏的成语:
三谏之义 >> 指事君之正道。 |
犯言直谏 >>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。 |
叩马而谏 >>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。形容竭力进行劝谏。 |
饰非拒谏 >> 饰:掩饰;非:错误;谏:直言规劝。拒绝劝告,掩饰错误。 |
犯颜极谏 >> 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、威严;极谏:以直言规劝(常用下对上)。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。 |
犯颜苦谏 >>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