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不容缓,刻的成语,不的成语,容的成语,缓的成语
成语名称:刻不容缓
成语拼音:kè bù róng huǎn
成语解释:刻:指短暂的时间;缓:延迟。指形势紧迫,一刻也不允许拖延。
成语来源: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》:“帝王即位,即是好日,兼官历又吉,何疑?事不容缓。”
成语造句: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,不独刻不容缓,并且两命攸关。
★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四十回
刻的成语:
刻苦耐劳 >> 刻苦:很能吃苦;耐:禁得起、受得住。工作勤奋,经得住繁重的劳累。 |
刻翠裁红 >> 比喻极力修饰词藻。 |
刻足适屦 >> 屦:麻制的单底鞋。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。比喻主次颠倒。 |
刻画入微 >> 微:细小。精心细致地描摹,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。形容认真细致,一丝不苟。 |
刻不待时 >> 谓时间紧迫。 |
刻意求工 >> 工:精致、完好。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。 |
缓的成语:
急脉缓灸 >> 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。也比喻诗文在进行中,故意放松一笔,以造成抑扬顿挫之势。 |
平流缓进 >> 本指船在缓流中慢慢前进。后比喻稳步前进。 |
急吏缓民 >> 对官员严格,对百姓宽和。 |
刻不容缓 >> 刻:指短暂的时间;缓:延迟。指形势紧迫,一刻也不允许拖延。 |
事缓则圆 >>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,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,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