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似悬河,口的成语,似的成语,悬的成语,河的成语
成语名称:口似悬河
成语拼音:kǒu sì xuán hé
成语解释:形容能说会辨,说起来没个完。同“口若悬河”。
成语来源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五回:“假使苏秦、张仪、陆贾、郦生复出,口似悬河,舌如利刃,安能动我心哉!”
成语造句:从无心闲话里谈到十三妹,果然引动了那老头儿的满肚皮牢骚,不必等人盘问,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悬河的讲将起来。
★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六回
口的成语:
口诵心惟 >> 诵:朗读;惟:思考。口中朗诵,心里思考。 |
口出狂言 >>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。指说话狂妄、放肆。也指胡说八道。 |
口角春风 >> 口角:嘴边。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。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。 |
口头禅 >> 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。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。 |
口呆目瞪 >> 嘴说不出话,眼发直。形容很吃惊的样子。 |
口角生风 >> 比喻说话流利,能说会道。 |
河的成语:
河东三箧 >> 指亡失的书籍。 |
河目海口 >> 河目: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,上下眼眶平而长;海口:像大海一样的嘴,又大又深。比喻相貌非凡。 |
河斜月落 >> 表示夜将尽。同“河倾月落”。 |
河出伏流 >> 比喻潜在力量爆发,其势猛不可挡。 |
河门海口 >> 比喻说大话。 |
河同水密 >> 比喻彼此关系密切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