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足之势,鼎的成语,足的成语,之的成语,势的成语
成语名称:鼎足之势
成语拼音:dǐng zú zhī shì
成语解释: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。
成语来源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成语造句:先取荆州为家,后即取四川建基业,以成鼎足之势,然后可图中原也。
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八回
鼎的成语:
鼎玉龟符 >>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。 |
鼎食鸣锺 >> 击钟列鼎而食。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。同“鼎食鸣钟”。 |
鼎镬刀锯 >> 鼎: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。镬:大锅。鼎镬:是古代的酷刑刑具,用以把人煮死。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,引用指称… |
鼎足之势 >>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。 |
鼎鼎大名 >> 形容名气很大。 |
鼎足而居 >>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。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 |
势的成语:
势不可挡 >> 来势迅猛,不可抵挡。 |
势穷力蹙 >> 形势窘迫,力量衰竭。同“势穷力屈”。 |
势不两立 >> 两立:双方并立。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调和。 |
势如劈竹 >> 比喻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见“势如破竹”。 |
势合形离 >> 势:形状;形:形体。形体各自独立,结构完整不分。 |
势若脱兔 >> 势:攻势。脱:脱逃。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,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