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纲五常,三的成语,纲的成语,五的成语,常的成语
成语名称:三纲五常
成语拼音:sān gāng wǔ cháng
成语解释:三纲:指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;五常:指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。
成语来源:《白虎通·三纲六纪》:“三纲者,何谓也?谓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也。”汉·王充《论衡·问孔》:“五常之道,仁、义、智、信也。”
成语造句:先生九经皆通,无书不读,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?
★元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二折
三的成语:
三年五载 >> 三、五:表示大概数量;载:年。指多年。 |
三头八臂 >> 神道的形状。后比喻神通广大,本领出众。同“三头六臂”。 |
三不拗六 >> 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。 |
三顾茅庐 >> 顾:拜访;茅庐:草屋。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。比喻真心诚意,一再邀请。 |
三拳两脚 >>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。 |
三心二意 >>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,犹豫不定。常指不安心,不专一。 |
常的成语:
常鳞凡介 >> 一般的鱼类、贝类。比喻平凡的人。 |
常年累月 >> 长年累月。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。 |
常备不懈 >> 常:时常;备:防备,准备;懈:懈怠,放松。时刻准备着,毫不忪懈。 |
常胜将军 >> 每战必胜的指挥官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