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入膏肓,病的成语,入的成语,膏的成语,肓的成语
成语名称:病入膏肓
成语拼音:bìng rù gāo huāng
成语解释:膏肓:古人把心尖脂肪叫“膏”,心脏与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形容病情十分严重,无法医治。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
成语来源: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”
成语造句:吾观刘琦过于酒色,病入膏肓,今见面黄羸瘦,气喘呕血,不过半年,其人必死。
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二回
病的成语:
病入骨髓 >> 病到骨头里。形容病势严重,无法医治。也比喻事态严重,无法挽救。 |
病魔缠身 >> 指长期患病。 |
病国殃民 >> 使国家受害,人民遭受苦难。 |
病入骨隨 >> 骨隨:骨髓。病到骨头里。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。 |
病民害国 >> 病:损坏,祸害。害人民、害国家。 |
病骨支离 >> 支离:残缺不全,引伸为憔悴、衰残瘦弱的样子。形容病中体瘦骨露,衰弱无力。 |
肓的成语:
深入膏肓 >> 指毛病已经无可救药。 |
病在膏肓 >>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同“病入膏肓”。 |
病入膏肓 >> 膏肓:古人把心尖脂肪叫“膏”,心脏与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形容病情十分严重,无法医治。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 |
病染膏肓 >>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同“病入膏肓”。 |
膏肓之疾 >>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