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缄其口,三的成语,缄的成语,其的成语,口的成语
成语名称:三缄其口
成语拼音:sān jiān qí kǒu
成语解释:缄:封。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。形容说话谨慎。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。
成语来源: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阶之前,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,戒之哉,戒之哉!无多言,多言多败。’”
成语造句:危行言逊,祸免生肘;金人示诫,三缄其口。
★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三回
三的成语:
三写易字 >> 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。 |
三寸鸟,七寸嘴 >> 比喻能说会道(多用于讽刺)。 |
三旨相公 >> 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。 |
三街六巷 >> 泛指大街小巷。 |
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 >>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,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。比喻世事变化,盛衰无常。 |
三灾八难 >>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。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。 |
口的成语:
口壅若川 >> 比喻禁舆论之害。 |
口干舌焦 >> 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。同“口燥唇干”。 |
口说无凭 >> 单凭口说,不足为据。 |
口出狂言 >>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。指说话狂妄、放肆。也指胡说八道。 |
口角生风 >> 比喻说话流利,能说会道。 |
口衔天宪 >> 比喻说话就是法律,可以决定人的生死。同“口含天宪”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