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相五公,七的成语,相的成语,五的成语,公的成语
成语名称:七相五公
成语拼音:qī xiāng wǔ gōng
成语解释:所举皆汉代公卿,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。
成语来源: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
成语造句:齐诸田,楚屈、景,皆右姓也。其后进拔豪英,论而禄之,盖七相五公之所由兴也。
★《新唐书·儒学传中·柳沖》
七的成语:
七事八事 >> 形容事情多而杂乱。 |
七拉八扯 >> ①指漫无边际地闲谈。②指乱拉来一大堆人。 |
七足八手 >> 形容慌张乱闯。同“七脚八手”。 |
七贞九烈 >> 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,宁死不失身。 |
七窍冒火 >> 形容气愤到极点。同“七窍生烟”。 |
七高八低 >> 形容道路不平坦。 |
公的成语:
公耳忘私 >>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。同“公尔忘私”。 |
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 >> 比喻双方争执,各说自己有理。 |
公报私仇 >>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。 |
公之于众 >> 公:公开;之:代指事物的内容;于:向;众:大众。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。 |
公门桃李 >> 公:对人的尊称。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、栽培的学生。 |
公私两济 >>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。 |
推荐信息: